中医古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
2021-10-31 18:14:35祝维峰
在临床实践中,每天遇到不少失眠患者,病症复杂多样,近来来学习经典古籍,整理了古代医家对失眠的认识概况,希望能指导自己今后的临床实践,提高疗效。
一 《内经》对失眠的认识
失眠相当于古典文献中的“不寐”,在生理方面,《内经》对睡眠的认识是基于整体恒动,天人合一的观念,其认为营卫气血正常的循环无端,便形成了寐寤交替,是人体的生理规律。
《内经》中提出了卫气循环经络,脏腑昼夜各行二十五度的假说及四时变更的阴阳消长过程理论。《内经》描述了时间节律与阴阳消长的相互关系,进而与醒寐的关系。《灵枢·营卫生会》篇中云:“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寒热病》:“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毗,阳气盛则嗔目,阴气盛则瞑目。”说明了昼夜阴阳与醒寐的关系。上述周期性生理活动的描述是《内经》理论对睡眠的认识,其以阴阳消张,整体恒动观念认识睡眠。阳气入于阴便成卧寐,阳气出于阴为觉醒。在病理上,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暝,”、“不得眠”、“不得卧”。如《灵枢·大惑论》认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骄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此指阴阳不交通导致失眠。同时《内经》提出了营卫循环与寐的生理机制的关系。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所云:“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即营卫协调,气血充盛,五脏精血充足,则白天神气充沛,夜入能静安卧;若营气衰少,卫气不足,营卫循行失度,五脏精血不足,则白天精神萎靡,夜间营血不能涵敛神气,神气浮越,则失眠、梦多。
总之,《内经》认为:卫气随着阴阳消长而变化出入,形成寐寤交替的过程。此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医哲学观中的“天人合一”主张,是当时中医理论对睡眠生理病理的基本认识。另外,《灵枢·淫邪发梦》》云:“邪从外袭,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等,说明邪气侵袭也是产生失眠的重要因素。《素问·逆调论》又云:“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说明《内经》已认识到失眠也可由“胃不和”导致。临床也证实了失眠与胃肠是密切相关的。《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身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说明《内经》认为阳热盛,尤其是肝经有热可致失眠。临床上总体讲,失眠热证多于寒证。
二 《伤寒杂病论》对失眠的认识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记载的黄连阿胶汤治疗阴虚不寐及酸枣仁汤治疗虚劳不寐,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治疗失眠的方剂;另外,在《伤寒论》中记载烦躁不得眠、虚烦不得眠、昼夜烦躁不得眠等等。在《金匾要略》中,于血痹虚劳病等也有论述。失眠症,在《伤寒论》中内容丰富,整理如下。
余热留扰胸膈 76条云:“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桅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桅子生姜豉汤主之。”发汗吐下后,外邪不得解而入里,邪热积留于胸膈,热邪扰心,则使人烦乱不安,不能入睡。栀子清泻三焦里热而除烦,豆豉轻清宣透,散透胸膈之邪。
热留胸腹胃 79条云:“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热留于胸则心烦,留于腹则腹满,。与栀子豉汤比较,病变已波及中焦肠腑而不在胸膈,故不用豆豉宣透,以厚朴行气宽中除满为法。
心肾不交 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少阴属肾,素体肾阴不足,或邪入少阴,郁久化热,热伤阴津,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使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水,导致心肾不交,阳不入阴,则不能安寐。临床体会,本证以肾阴虚心火旺为特点,但与心阴亏肾火旺往往相兼为病,故心阴肾阴心火肾火之先后轻重有别,临床应用辨证加减当需明辨。
胃阴不足胃腑失和 71条云:“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太阳病发汗,大汗出,损耗津液而胃阴不足,阴虚神不得潜藏而失眠。再次强调胃不和则卧不安,可见失眠与胃肠疾患的密切关系。事实上,临床上一切病痛不适均可影响睡眠,治失眠不可忽视这一点,不过精神状态确实与胃肠功能的关系更密切一些。
阳虚失眠 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太阳病,下法治疗后再发汗,阴阳俱伤而重伤阳气,使阳气大虚,白天神明得用而无以温养,故见昼日烦躁不得眠;夜间阴气独盛,神明内敛,阳能入阴而安静。临床以阳虚为主的慢性失眠并不多见,失眠患者阳虚者多兼见气血虚。
阴虚兼水热互结 319条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本证水热互结是关键,水气犯肺则咳,犯胃则呕,饮热上扰则失眠。猪苓汤以茯苓、猪苓、泽泻渗利水湿,阿胶育阴润燥,滑石清热利湿。。
腑实致失眠 242条指出:“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胃不和则卧不安,燥屎内结,腑气不通则失眠;邪热上扰神明也致不能卧。
心阳亡失痰浊上泛 112条云:“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误治亡阳,阳衰则水液不化,聚而成痰,痰邪扰心,故见卧起不安。桂枝甘草复心阳,蜀漆涤痰,心阳复,痰得祛,失眠诸症得除。
心肝血虚内热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有:“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甘酸而平,养血宁心,敛阴柔肝;知母甘寒,清热润燥除烦;茯苓甘平,健脾宁心安神;川芎辛散,行气活血,配酸枣仁酸收辛散相济。共腠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
阴阳即将离绝者 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又第384条说:“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当病入少阴,阴盛阳微之时,神明失养,则见心烦不安,不能安睡。
血虚致失眠 86条云:“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瞬,不得眠。”血汗同源,衄家本已血虚,复发其汗,阴血亏虚,血虚心神失养,故不得眠。
温针助火 221条云:“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本证属阳明里热炽盛,,里热外扬而脉浮必浮大有力,邪热成实而脉紧,法当以白虎或承气清泻,误用温针强发其汗,逼迫邪热上扰心神而烦躁不得眠。
三 后世医家对失眠的认识
后世医家对失眠的认识不断发展补充,唐代王熹《外台秘要》和孙思邈《备急千金方》等提出了胆寒不得眠,并利用温胆汤治疗。《张氏医通·不得卧》》评论曰:“妇人肥盛多郁不得眠者吐之,从郁结痰火治,大抵胆气宜静,浊气、痰火扰之则眠,温胆汤,用猪胆汁炒半夏曲,加柴胡三钱,炒枣仁一钱五分,立效。”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曰:“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而”。认为:“思虑劳倦惊恐忧思,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凡如伤寒、伤风、疟疾之不寐者,此皆外邪深入之扰也,如痰如火,如寒气水气,如饮食忿怒之不寐者,此皆内邪滞逆之扰也。”另有“饮浓茶则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气之被伐也。”总之虚则真阴精血之不足,心气亏乏;实则痰、火、食、等邪滞之扰。在治法上:“无邪不寐者,……宜以养营,养气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故,只宜培养气血,血气复则诸症自退,若兼顾而杂治之,则十曝一寒,病必难愈”;“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已。”“凡病后及妇人产后不得眠者,此皆血气虚,而心脾二脏不足,虽有痰火,亦不宜过于攻治,仍当以补养为君,或佐以消痰降火之药”。重用当归、熟地以补养气血,疗效显著。王焘也在《外台秘要》中论述“虚劳虚烦不得眠”“病后不得眠”当以补虚为要;
戴思恭在《证治要诀》中论失眠为“虚”与“痰”,曰:“不寐有两种:有病后虚弱及年高阳衰不寐:有痰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虚者,六君子汤加酸枣仁、炙黄芪各半钱。痰者,宜温胆汤减竹茹一半,加南星、炒酸枣仁各半钱,下青灵丹。” “……不寐心风,皆是痰涎沃心,以致心气不足……惟当以理痰气为第一要义”。
《医学入门·不眠》“伤寒病后不眠者,阴气未复也,桅子乌梅汤,或温胆汤加竹茹;虚者十味温胆汤;精神恍惚者,朱霍丸。”
《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详细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为“痰火扰神,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多已”,强调了“痰火”致病的重要性,并注重思虑过度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涵盖了现今对失眠认识的大部分病因,曰:“不寐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大端虽五,虚实寒热,互有不齐,神而明之”,李氏所论对失眠认识是对《内径》《伤寒论》认识的总结和发挥。
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论“人病夜卧不睡者,人以为心病也,谁知非心病也,肾病也”,陈氏不仅认识到“心”在失眠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提出独到见解,更看到“肾”这一先天之本的作用。
《辨证录》:“有人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大概也可说明:夜间难入睡者肾水不足为主,清晨早醒者心之阳气亏虚为主。
《医学心悟·不得卧》:“有胃不和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者,此食积也,保和汤主之。有心血空虚,卧不安者,此因思虑太过,神不藏也,归脾汤主之。··…有湿痰壅遏,不安者,其证呕恶气闷,胸隔不利,用二陈汤导去其痰,其卧立至。”
总之,古代医家对失眠的探讨,最初认识到卫气出入失常,阴阳失交是失眠的基本病机,后来更加注重正邪虚实两端,实邪包括火、痰饮、胃不和;正虚主要有气虚、阴津虚、血虚、阳虚等,与心、脾、胃肠、肾、肝胆等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