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

2016-08-19 00:00:00

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

(试 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邪盛正虚证:面色苍白,头晕,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慌气短,或发热,出血,骨痛。舌质淡,苔薄白。

(二)邪热炽盛证:壮热口渴,皮现紫癜,齿鼻渗血,血色鲜红。舌质红,苔黄。

(三)痰瘀互结证:瘰疬痰核,胁下包块,按之坚硬,时有胀痛,或伴有低热、盗汗,面色不华。舌质暗,苔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疲乏无力

1.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重度贫血者,卧床休息,限制探视。

2.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和黏膜以及自觉症状,监测血红蛋白值及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等。

3.心慌气短伴头晕明显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穴心、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等穴。粒细胞缺乏(<0.5×109/L)的患者禁用。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穴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

(二)发热

1.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准确监测、记录体温。

2.高热者可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置冰袋,或使用冰毯机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热退汗出时,及时更换衣裤、被褥,防止受凉。

3.保证休息,限制陪住和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耳尖等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5.遵医嘱中药熏洗或中药湿敷。

(三)骨痛

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轻缓。

2.保持肢体功能位,避免受压,可给予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太阳、印堂、头维、上星、百会、风池、风府、列缺、合谷、阿是穴等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额、枕、神门、肝等穴。粒细胞缺乏(<0.5×109/L)的患者禁用。

(四)出血

1.观察出血的部位、色、质、量的变化及病情症状,出现面色苍白、气息短促、出冷汗、四肢厥冷或突然间的剧烈头痛等症状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2.局部出血护理:

1)鼻腔出血: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报告医师,遵医嘱用云南白药棉球填塞鼻腔,如出血量大且位置较深时请耳鼻喉科会诊填塞;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鼻、肺、肾上腺、额等穴,粒细胞缺乏(<0.5×109/L)的患者禁用。

2)牙龈出血:报告医师,遵医嘱用棉棒蘸止血药物局部按压,或用云南白药/三七粉棉球外敷牙龈或遵医嘱予凉血止血类中药汤剂含漱止血,做好口腔护理。

3)皮肤黏膜出血:注意出血部位观察和皮肤保护,治疗或注射后穿刺局部应按压15分钟以上,避免出血。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中药含漱:遵医嘱实施中药含漱,每日5次(晨起、睡前、三餐后及出血时),每次23遍,每遍1020ml。先用清水漱口,然后口含中药30秒,再行冲击性漱口1分钟,使漱口液充分接触牙龈齿缝及口腔黏膜。中药漱口后10分钟内禁止刷牙、饮水及进食。

3.注射给药

1)亚砷酸注射液:稀释后34小时内输注,可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

2)三尖杉注射液:易损害心肌及心脏传导,输液速度小于40/分,注意观察心律及血压的变化。

3)其他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3.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4.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5.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病室安静整洁,定时开窗通风。

2.保证充分的休息,限制陪住和探视,重症患者卧床休息,粒细胞缺乏的患者(<0.5×109/L)实行保护性隔离。

3.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漱口,用软毛牙刷刷牙,避免挖鼻孔、用力擤鼻涕等。

4.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女性患者注意经期卫生。

5.指导患者适度活动,避免磕碰、外伤,洗浴用水不宜过热,不可用力搔抓皮肤,保持皮肤清洁。

(二)饮食指导

1.邪盛正虚证:宜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银耳、山药、莲子等;忌食寒凉冰冷的食品,如海鲜、绿豆等。

2.邪热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的食品,如冬瓜、绿豆、竹笋等;忌食温热辛辣的食品,如羊肉、辣椒等。

3.痰瘀互结证:宜食祛瘀化痰的食品,可选用杏仁、白萝卜、陈皮等;忌食肥甘厚腻的食品,如肥肉、奶油等。

4.发热患者多饮水或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桔汁或用鲜芦根煎汤代茶饮,汗出较多者,可适量饮用淡盐水,脾胃虚寒者慎用。

5.贫血患者宜食富含铁的食品,如豌豆、黑豆、芝麻酱、蛋黄、血豆腐、猪肝等。

6.有出血倾向患者避免食用坚硬或带骨刺的食品,如坚果、排骨、鱼虾等。

(三)情志调理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诱因、治疗方法及化疗时注意事项等,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注意调节情志,宜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可采用移情疗法、暗示疗法等,及时发泄抑郁情绪,化郁为畅。

3.定期组织病友会,患者通过沟通交流,增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护理难点

PICC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高。

解决思路:

1.患者骨髓抑制期要监测血象及体温,每日评估导管情况,如发现穿刺局部红肿、疼痛及出现分泌物等,及时处理。

2.患者化疗期间可沿置入PICC导管的血管走向外敷金黄膏或血管保护膜。

3.教会患者PICC置管的自我护理方法,如日常活动、洗澡的注意事项以及自我观察知识等。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