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2016-08-19 00:00:00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质红,苔薄黄。
(二)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质红,苔黄。
(三)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质红,少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肛门肿痛
1.观察皮肤红、肿、热、痛的程度及范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神门、皮质下、直肠等穴。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药浴。
6.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发热
1.观察体温及汗出情况。
2.鼓励患者多饮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
4.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等穴。
(三)便秘
1.定时排便,忌努挣,避免久蹲。
2.腹部按摩。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关元、气海、大横、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便秘点、脾、直肠、三焦、皮质下等穴。
(四)排尿困难
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2.热敷下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药熨法,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3.中药药浴(详见附录2)。
4.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
6.刮痧(详见附录2)。
7.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8.药熨法(详见附录2)。
9.艾灸(详见附录2)。
10.腹部按摩(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术前: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神门、皮质下等穴,以助睡眠。
2.术后护理。
(1)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
(2)挂线护理:告知患者轻拉挂线皮筋,便于彻底清洗,利于引流通畅。
(3)遵医嘱对创面采用物理治疗,如微波、红光、磁疗等。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肛门等穴,以缓解术后疼痛。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每次排便不宜超过10分钟,排便时勿努挣。
2.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裤,脓肿部位不宜挤压、碰撞。
3.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
4.提肛运动。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20~30次。
(二)饮食指导
饮食宜清淡、少渣,忌食辛辣刺激之品,忌酒。
1.火毒蕴结证:宜食清热泻火解毒的食品,如野菊花代茶饮。食疗方:凉拌鲜蒲公英。
2.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利湿解毒的食品,如冬瓜、丝瓜、西瓜等。食疗方:冬瓜苡仁汤。
3.阴虚毒恋证:宜食滋阴降火的食品,如生梨、绿豆、黄瓜等。食疗方:绿豆粥。
(三)情志调理
1.采用放松术,如听舒缓音乐、全身肌肉放松、谈话等方法转移注意力。
2.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讲解周围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加强病友间的沟通交流,以获得情感支持。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